近幾天,日本福島核污水集中排海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人們紛紛譴責這種轉嫁問題,向全世界擴散風險的做法,同時,急切想了解核污水對人體和環境會造成多大健康損害,怎樣防范可能出現的健康風險?
先讓我們從核電發電的原理說起,核電發電是核燃料濃縮U-235發生核裂變反應,釋放高熱能(1公斤核燃料熱能相當于2700噸標準煤),通過換熱產生水蒸氣,驅動汽輪發電機發電的過程。正常核電發電產生的廢水包括換熱廢水和極少部分處理核廢料的廢水,換熱廢水與核燃料沒有直接的接觸,處理核廢料的廢水經過嚴格的深度處理,兩種廢水的放射性核素較少,放射危害小,健康風險很低
但日本福島核污水是因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引發的核電站1至3號機組堆芯熔毀,為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需要直接注入大量的海水降溫冷卻而產生的高放射性污染水,也就是說直接接觸核燃料、被放射性物質嚴重污染的水,目前達到125萬噸。這些核污水含有高放射性的核裂變反應產物30多種,加上同位素共計有60多種放射性核素,成分極其復雜,有的半衰期非常長,裂變產物除少數幾種外均屬于高放射性核素。部分長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會通過食物鏈轉移,在生物體內不斷富集,并通過內照射作用體內器官組織,造成健康傷害,如核裂變產物中份額比較多的碘129可放出β射線,銫137可放出γ射線,這些輻射都可以產生健康風險。
日本核電運營企業宣稱對核污水進行了深度處理,但這與處理核電生產廢水有很大的不同,其一,前者是高放射性核素污染,后者僅是低放射性核素溢出;其二,深度處理只是一個凈化程度,仍會有少量的放射性核素可以通過濾膜,高放射性核素污染水和低放射性核素溢出廢水,滲透到濾膜以外排除的濃度會不一樣;其三,有些風險如氚(超重氫)是深度處理去除不了的。再者,如日本所謂排放核污水達到國際安全標準,又如有個日本政客所言處理的核污水可以“飲用”,那么做為極度缺少淡水的日本,怎么把這么多“安全”的核污水白白排入大海呢?顯然,核污水對人體存在健康損害不容置疑。核污水排放到海洋中后,放射性物質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破壞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威脅海洋生物的健康和繁殖,最后危及到人的健康,輻射導致基因突變,影響生長發育或致畸,誘發癌癥等。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響,我國部分市場發生食鹽搶購現象。中鹽集團作為我國鹽行業唯一中央企業,保障食鹽市場供應和質量安全是我們的首要責任。針對此次市場波動,特做如下聲明:
我國對食鹽實行定點生產管理,我國食鹽來源主要分為三類:井礦鹽、湖鹽、海鹽。當前我國的食鹽產品結構占比為井礦鹽87%、海鹽10%、湖鹽3%,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
早在1985年,我國就把放射性指標列入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常規監測項目,2012年又納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范圍內,正常渠道生產的產品和經營的商品是有安全保障的,對福島核污水排??赡茉斐傻娘L險,國家也陸續出臺了應對措施,普通市民不必驚慌,更沒有必要搶購。目前,清楚了解核污水排??赡墚a生的健康風險,知道國家已經有了應對的辦法,正確認識放射性污染的健康危害,不斷提高自己的健康素養,也就夠了。
本文共分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