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行業動態
福州紡織業走出低迷棉花進口量增逾10倍
2013.09.03

低迷了四年多后,福州紡織業開始走出低迷狀態。昨日,記者了解到,根據統計,今年以來,福州棉花進口量同比增長幅度超過10倍,而長樂、福清等地的紡織企業也在加速進行產業升級換代、擴充產能,在市場轉好的趨勢下,不少企業的庫存量已經大幅減少。

  企業去庫存化顯著

  這幾天,福清洪良染織科技公司的員工特別忙,這家已創辦20年的企業,以織造、染整為主業,而目前,公司的成衣工廠正在緊張建設中,標志著這家公司將進入制衣環節。

  “今年以來,福州的紡織業逐步回暖,下半年這個趨勢更加明顯,國際大品牌的訂單量比去年多了很多,有的公司訂單量甚至翻番。”洪良染織科技公司的陳經理告訴記者,從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風暴開始,國內的紡織業就進入不景氣周期,特別是庫存量一直維持在高位,也就是說,企業即便削減了產能,但是生產出來的棉紡材料依然很難銷售出去。從今年開始,這一情況大大緩解,企業的去庫存化相當顯著,雖然目前庫存量還是要比2008年之前大,但是比起前兩年紡織業最低潮的時候,情況要好很多。

  走出低谷帶動新一輪投資

  這樣的樂觀情緒并非一家企業獨有,在長樂的紡織企業中,紡織業走出低谷也帶動了企業的創新和新一輪投資。記者了解到,近日,長樂航韓紡機公司研發出號稱全國轉速最快的分纖整經機,長樂、福清等地不少紡織企業都已經下定該公司的紡織設備。

  而預計在本月,福清江陰工業集中區的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公司將可完成目前國內單線產能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線建設。作為紡織化纖的原料,我國每年要進口200多萬噸的己內酰胺,僅長樂的紡織業,己內酰胺的年需求量就達40萬噸以上。除了福清外,泉州等地也已經在上馬多條己內酰胺生產線。

  棉花進口量增逾10倍

  紡織業走出低谷,從原材料的進口量也可看出。記者從統計部門獲悉,今年初以來,福州棉花進口量大幅增長。今年前7個月,全市共檢驗進口棉花近19760噸,同比增長1137%。記者了解到,棉花進口量大增,一方面是進口棉花價格大幅下行,導致國內外價差拉大,有利于紡織企業降低成本,另外一方面則是企業的訂單量增加,對原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企業開工情況良好。而根據省統計局的數據,今年前7個月,全省紡織業工業增加值增長20.5%。

  “雖然企業都在慢慢恢復元氣,但是不少企業在這幾年的低迷中,還是沒有很好地找到開拓內需市場的方法。”洪良染織的廖經理說,目前紡織業回暖,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外貿訂單的增加,如何做大內需市場,依然值得福州紡織企業思考。

本文共分 1
全身裸露无遮挡触手黄漫画

<small id="hmuod"></small>
<optgroup id="hmuod"><em id="hmuod"></em></optgroup>
  • <optgroup id="hmuod"><li id="hmuod"><del id="hmuod"></del></li></optgroup>
    <legend id="hmuod"></legend>